自由民主:是資本主義的專利嗎?
作者曾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各州採訪總統大選,採訪過民主黨候選人愛德華茲和伊利諾伊州參議員候選人巴拉克·奧巴馬,是第一位採訪奧巴馬的中國記者。幾年後再度赴美考察,又廣泛接觸了包括賴斯、伍德沃德在内的政界、媒體界人士。
作者認為:性格即命運,國民性即國家的命運。美國人的性格造就美國式民主,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美國人的性格決定了他們的選擇。讀至此不免掩卷反思:中國人的國民性如何呢?我們有權選擇命運嗎?
近年中國掀起了一股反普世價值的波瀾,不僅反對三權分立式的民主憲政,甚至連公民社會都成了“西方陷阱”。持此論調者不是無知就是數典忘祖,1945年9月27日,毛澤東在回答路透社記者甘貝爾問時明確承諾:
“自由民主的中國”將是這樣一個國家,它的各級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無記名的選舉所產生,並向選舉它的人民負責。它將實現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則與羅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將保證國家的獨立、 團結、統一及與各民主強國的合作。
當年的中國共產黨,所尊崇的是普世價值,從而贏得民心。然而,新中國成立後卻走了一段彎路,走上了“一邊倒”的“以俄為師”之路,直到改革開放後,才逐步走出蘇式計劃經濟陰影,但至今尚未擺脫斯大林主義的魔咒。
對於歷史上的“蘇聯模式”,俄羅斯領導人普京有著清醒的認識,作者引用了一句他的名言:“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誰想恢複過去的蘇聯,誰就沒有頭腦。”
讀之不免扼腕再三:值此“大國崛起”之際,領導者太需要這樣的見識,中國不應自外於人類共同文明。
睜眼看世界:百年中國學到什麼?
這部書稿,猶如一部21世紀版的《新大陸遊記》,讀後既熟悉又遺憾。
清末最早“睜開眼睛看世界” 的徐繼畲、魏源、林則徐那一代人,雖以著述介紹泰西文明,畢竟沒有親歷親見;比起容闳、梁啟超、孫中山等週遊列國並在西方長期生活過的思想者,對世界仍嫌隔膜。
清廷試行“新政”時,曾派大小官員赴歐美考察,湧現了一批遊歷者的日記、筆記和遊記,視角觀點見仁見智,有的見樹木不見森林,有的見森林不見樹木。而在宏觀和微觀上都有真知灼見者,無人能超越政治流亡者梁啟超,難怪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政改奏折卻要請朝廷通緝要犯梁啟超捉刀。
競争,就是學習並超越強者;出國考察,要派“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人”。據說21世紀是個學習型社會,以改革的名義出國考察,
成了部分官員的項目。但除了購物,浮光掠影式的考察外,可供學習的機會還很多!
自19世紀中葉起,閉關鎖國的中國開始向西方學習。先學堅船利炮等科學技術,逐漸接受了自由貿易,學習憲政制度;後來轉而以俄為師專搞社會主義,孤立三十年閉門造車,最終不得不重新改革開放……。一個多世紀中,中國歷史走了個大循環,誠如黑格爾所言:“從未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東西。”
一個不會學習的民族,是沒有資格侈談軟實力的。我們還要再循環一百年嗎?
2012年11月29日 風雨讀書樓
本文摘自《差距》
假如按照人口總量計算,中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假如按照經濟總量計算,中國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可是,假如按照人均生產效率計算,那麼,中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弱小國家;假如按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計算,中國在世界排名跌落到100 位以後。“落後就要挨打",這道理現在很多人都明白,但為什麼會落後,真正懂的人不多。如何能改變落後的現狀,藥方也很多:科教興國、經濟建設、軍事強國等等。但這些沒有觸及根本的原因。中國為什麼是今日之中國?歐洲為什麼是今日之歐洲?日本為什麼是今日之日本?美國為什麼是今日之美國?在中國的強國之路上,我們的差距在哪裡?中華民族的複興之路,我們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