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所有因素相同的情況下,一項工作的風險越大,所獲得的勞動報酬通常也越高。這種因果關系可以解釋為如下:由於未安裝安全設備可以為雇主節約一筆費用,因此,雇主有更多的錢可以用作勞動報酬;工人傾向於選擇更安全的工作,因此,如果較危險的工作不能支付更高報酬的話,他們就會選擇較安全的工作。按照“看不見的手”的規範定義,工人願意接受危險程度較低、工資報酬較高的工作這一事實表明,額外的報酬就是對他們承擔額外風險的補償。
但這種說法依賴於一個假設:額外收入必須以他所能買到的絕對消費品增量來衡量。但是,當工人得到一份更高的工資時,他們還能享受到另一種重要收益:他不僅能在絕對意義上提高消費水平,還能相對於其他人消費得更多。
比如說,大多數父母都想在可能的條件下把子女送到最優秀的學校。因此,一個工人可能就會決定接受一份危險程度更高、同時工資也更高的工作,因為這能讓他們在好學區購買一套房子。但其他工人也會這麼想,而且學校的好壞本質上是一個相對概念。於是,假如其他工人也選擇以犧牲工作安全性為代價來換取更高的工資,最終的唯一結果就是共同擡高了好學校所在地區的房價。歸根到底,每個工人的工作環境都變得不再安全,但每個人都無法兌現他們當初放棄工作安全所追求的目標。如同軍備競賽中,在當事各方都購建更多的武器時,任何一方都和以前一樣不安全。
帶有這種動機的工人或許更希望看到另一番景象:盡管所有人都只能拿到較低的工資,但所有人都能得到一份更安全的工作。假如某個工人接受了一份較安全的工作,而其他人不接受這份工作,這個工人就只能把孩子送到較差的學校。要得到預期結果,工人就必須採取集體行為。同樣,簡單的提醒並不能達到這個效果。事實上,僅僅知道個人行為會自行抵消,還不足以消除人們採取這種個人行為的動機。
本文摘自《達爾文經濟學》
《達爾文經濟學》描述經濟社會中的競争遠比斯密更為透徹與準確,同時其結果影響深遠。如果你認為你一直生活在斯密的世界裡,而不是生活在達爾文的世界裡,這是很危險的,因為這將讓你無法意識到:競争有時只會讓事情像“軍備競賽”一樣越來越糟糕,而根本無法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