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跟風養豬 我果斷退出

2013-08-29 18:24:14

  “傅海棠養豬獲得暴利”的故事很快就在週邊傳遍了。村裡跟風養豬的人逐漸多了起來。一段時間後,除了一般的農戶,做生意的、外出打工的都回來養豬了。有些人看到養豬利潤高,甚至還把房子給豬“住”,自己在邊上搭個棚子住。1997年春天,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蓋豬舍,一哄而上養豬,以點帶面,我估計其他地方的情況應該也差不多(後來到市場上打聽,得到消息便是如此)。看到一下子多了這麼多的養殖量,我判斷未來生豬價格下跌的基礎已經有了,週期也到了,如果再長時間養豬隐藏的風險會越來越大,降價應該只是時間問題。(根據當時畜牧局的資料顯示,嘉祥縣付莊是萬頭專業養豬村,還有所謂的萬頭養殖場。)

  在最狂熱的時候,達到了這樣的盛況:單我們一個村和我們村週邊,一天就能出25車,即1000頭肥豬。

  當然了,我那時就發現豬肉價格的漲跌還有一個規律。當豬肉價格漲起來的時候,價格再怎麼高,也生產不出更多的肥豬,因為沒有那麼多母豬。這種情況下,一般生豬價格在高價維系1年半到2年才會回歸,因為一年以内,要想有更多的生豬不太可能,因此再高的價格都很難改變。

  當生豬價格漲起來時,養殖戶看到了利潤,就買仔豬養大(4個月),把母豬留下來繁殖仔豬(孕期4個月,把一部仔豬留作母豬也減少了肥豬的上市供應量),再生下仔豬後再養大(仔豬養殖2個月,肥豬養殖4個月)投向市場,這時肥豬市場的供應量才會有明顯的增加,價格才會下來,而這整個過程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

  因此,一開始跟風養豬的人,前期還是能在相對高價出售肥豬的,能賺一些錢。但後期養的,成本就高了,就賺不到錢了,甚至虧損的也大有人在。

  1997年春節後,我又養了一批。到了6月,生豬價格果然開始下跌,從當時的“正常價格”4塊多1斤,跌到3塊8毛5一斤。我看到下跌的苗頭時,在3塊8毛5之前把養的豬全部賣掉(當時剛好也差不多長成了)。

  賣掉豬以後,當時養豬不行了,我就幫豬販子收豬、驗豬(品種、大小、肥瘦、健不健康),收一斤毛豬我提成5分錢到1毛錢。當時的豬販子開卡車過來收豬,一車能裝40-50頭,我也能賺個千兒八百的。

  當價格跌到3塊8毛的時候,其實養豬農戶還是有利潤的,但因為原來養的時候預期著“高利潤”,如今要賣了卻是相對的“低價格”,養殖戶們不少都對3塊8的價格有抵觸,不賣。要知道養著不賣是有成本的,長成了的肥豬一天的食量可不小,多養一天就多一天的飼料費用。

  我當時推算大量的生豬要上市了,在我把豬賣掉後,也勸鄰居們把豬賣了,但聽我的很少很少。

  有一個鄰居當時一口氣養了150頭豬,本想賺筆大的。我眼看著價格要下去,暴風驟雨馬上要來臨,就專門去勸他把豬賣了。可他不聽,認為價格下跌只是短暫的,很快就會漲回來。

  他哪裡知道,市場的力量是不可阻擋的。價格很快從3塊8跌到3塊6、3塊5,最後在跌到3塊1的時候,他實在扛不住,賣了,結果虧了三四萬。

  後來他問我:“你怎麼就知道生豬價格會掉呢?”

  我說:“我就知道,老天(市場)告訴我它要跌了。”

  後來想想,其實我當時只是順應了市場的規律。因為供大於求導致價格下跌是市場的法則,歷史事件已經多次提醒我們,自然法則便是如此,誰也左右不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順應市場法則,在臨界點到來的前後有所作為而已。

本文摘自《一個農民的億萬傳奇》


  “市場運動遵循天道規律,價格趨勢源於供求動力”,這是傅海棠先生做期貨的核心觀點和具體操作的指導依據。這明顯高於目前期貨市場絕大部分的交易哲學、投資理論和操作方法。
  傅海棠先生的人生故事,還有著很強的激勵意義,不單是對六七億農民,對所有進行投資和想要進行投資的人,甚至對所有奮鬥中的人,都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激勵意義。
  他的操盤方法、投資邏輯、經濟思考也很有價值,體現了他的獨到思想、實幹精神和講究實效的出發點,不愧於他“農民哲學家”的稱號。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