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300年間,發達國家取得的物質文明進步是無法否認的。但你觀察得越仔細就越清楚地明白,這些成就不像是讴歌了人類有多麼聰明,倒更像是證明了歐洲人有多麼幸運。
歐洲人欣然迎來了工業革命。其他國家的人沒有主動迎接,或者沒有條件來迎接這場革命。因此,相對而言,在工業革命的初期,世界局勢轉到了非西方國家的對立面。但是如果局勢再轉得久一點,它又將回歸起點。今天的情況便是如此。
在過去10年裡,發達國家的實體經濟和私人經濟的發展回到了中世紀時期的狀態。而同時,新興市場的經濟節節攀升,它們以驚人的速度直追上來。
1969年,當我還是個學生的時候,我來到巴黎遊覽。30年後的1999年,我重返巴黎並在此定居。一切幾乎都是原樣。一樣的高樓,一樣的人群。除了人們開的車、穿的衣服不同了,你幾乎不知道這個城市究竟有什麼變化。
20世紀80年代初,我來到中國。有人帶我來到一片塵土飛揚的不毛之地前,告訴我這裡即將建起一座全新的城市——深圳。當時我簡直無法相信。整個鄉下看起來泥沙遍地,既荒涼又貧瘠。而當我2010年故地重遊時,那片土地卻完全變了樣。據說深圳的居民數量是整個巴黎大都市人口的3倍,而深圳也只不過是中國數十個新興城市中的一座罷了。北京,這個在過去灰蒙蒙、空蕩蕩、缺少生機的地方,如今四處可見光鮮亮麗的高樓和豪華轎車,堵車時的車輛可以延伸100英裡。[1]
這些例子中蘊含了一個教訓。
大多數人都將物質發展視作源源不斷的創新、投資和技術成就的結晶。我們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在過去幾代人的時間裡似乎都是這樣的。啟蒙運動一旦開展起來,我們就以為持續的物質發展是穩穩當當的事兒了。科學手段讓進步變得司空見慣:試驗全新理念,重審已有觀點,系統化地剔除站不住腳的觀點,促進人類知識的積累。我們擺脫了過去的局限之後,就可以期待更多的財富和知識,直到永遠。
但是世界並不是這樣運作的。沒有人可以永遠立於巅峰。競争者無處不在。
舉個例子,農業應該是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肥沃的新月地帶和尼羅河峽谷。但是由定居務農的農民創造出的財富卻招來了遊牧部落的觊觎。遊牧部落具有自己的優勢:善馭馬、狩獵,骁勇善戰。騎兵軍團向農民發起襲擊,最後將其徵服。
同樣,那些發明了弓箭的部落一定也曾讓無弓無箭的人們大傷腦筋。
科技進步並不能同時、均等地裨益世界上的所有居民。在南美、東南亞和非洲的叢林裡,甚至就在最近這幾年,都還有人過著和1萬年前或2萬年前一樣的生活。
在發現美洲新大陸時,歐洲、亞洲和美洲大陸上已經有數個生活水平基本相當的先進文明。在1600年,一個來自歐洲的農奴、一個來自中國的農民和一個居住在安第斯山脈的農民的生活水平或許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那些最早也最積極地使用化石燃料的國家都有各自的體制和習俗作後盾,而它們的體制和習俗就是為了適應新科技應運而生的,無怪乎這些國家能夠先發制人了。
歐洲及其殖民地乘上了燃煤火車和燃油戰艦一路向前,最終摧毀了新世界文明,蹂躏了亞洲國家。印度歷史上曾遭葡萄牙、法國等殖民者染指,後來被英國完全占領。日本被迫打開國門,開通對外貿易,並成為高效迅速、頗具天賦的模仿者。中國先是被西方戰艦圍攻,後遭其鐵蹄踐踏。
如今的世界大不一樣了。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其進程曲折蜿蜒讓人難以預料,也為富有冒險精神的投資者創造了諸多機會。你將在本書中讀到許多這樣的例子。
克裡斯托弗R26;邁耶走訪世界各地,尋找這些機會。我曾與他一同訪問中國,在法國參加會議,還在尼加拉瓜共進晚餐。他始終睜大雙眼,仔細聆聽。你會喜歡這本書的,或許還能從他的發現中獲益匪淺。
比爾R26;邦納(Bill Bonner)
本文摘自《環球投資旅行:穿越六大洲的投資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