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工作中的各種第3選擇,當你成為一個能與人產生協同的夥伴時,工作及事業上的成功將唾手可得。
如果一個人不去拉門而是推門,那麼他永遠會被困在一扇沒有上鎖、向内開的房間裡。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我們生活在各種壁壘倒塌的時代,我們見證著無國界經濟的崛起。有了科技,我們看到禁锢人類思想的人工牆行將沒落,但是最富挑戰性的壁壘仍然存在: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這些壁壘大多無影無形,但它們妨礙著信任、溝通與創造力。在當前的工作環境中,這些壁壘所造成的代價是我們所無法承受的。試想一下,當勞資雙方互不信任或者當人們無法坦率直言而導致辦公室政治、诽謗中傷或者微管理時,人們和組織所蒙受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
拆除這些壁壘的關鍵是一種以“我們”而不是“我”的方式去思考的内在力量。當我們傾聽並理解的時候,當我們深信第3選擇的時候——的確有更好的東西等待著你去創造——就會發生奇迹。這種奇迹可以發生在你工作的組織中,也可以發生在任何人際關系中。
衆所週知,職場充斥著各種壁壘。它們存在於團隊、部門、分公司與分工中,存在於創新型人才與分析型人才中,存在於主管與員工之間,存在於組織與顧客之間。我們具有捍衛自己堡壘的天性,因此會在職場中產生沖突。防禦型的兩種思維模式就是症結所在。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一個組織之所以存在沖突是因為有工作要做,而每一個有創意、有想法、有天賦的優秀人才都會對這項工作有不同的見解。這些見解可能是相互矛盾、相互抵觸、異想天開、難以協調的,也有可能是非常有益甚至非常獨到的。有些組織更能容忍沖突,有些會壓制反對,還有一些則放任自流,但是大部分組織會選擇“管理”沖突。在“盡可能地避免沖突,無法避免時控制沖突,迅速解決沖突並回歸和諧”的前提下,管理者們都在學習避免、控制或解決沖突的課程。有關解決沖突方面的書籍視沖突為風暴過境:人們希望在盡可能減少損失的前提下安然度過。
但職場沖突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它的存在,而在於我們以錯誤的思維模式面對沖突。兩種選擇思維對沖突的回應都是“對抗或逃避”,而協同型回應則是歡迎、喜悅、接觸和發現。例如:
一位員工把公司在做的“蠢事”告訴老闆。普通領導聽到的是“抱怨”,而協同型領導聽到的則是“想法”。
一位團隊成員對項目經理說:“我們稍稍改變一下做事方法如何?”普通的項目經理會認為“她這是想教我怎麼做事”,而協同型的項目經理則認為“我需要傾聽她的意見”。
一位員工對他的團隊領導說:“我就是沒法跟某某在一起工作。”普通的團隊領導認為“又遇到了個性沖突問題”,協同型的團隊領導則認為“有人在求救”。
一位從公司總部來的人說:“我是來幫助你的。”普通的心理反應是“他們認為我做不好,讓我來教訓教訓他”,協同型的心理反應則是“太好了,我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些東西”。
這些普通的回應根植於“視差異為威脅”的思維模式之中。通常情況下,我們要麼跟差異抗争,要麼避開差異,因為我們的不安全感導致了防禦型思維模式。不論是在調停會議分歧的首席執行官身上,在計劃遭到質疑、憤而離開房間的項目組中,還是在以“要麼照做,要麼滾蛋”為理念的暴躁的區域銷售經理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思維模式。
這些人認識不到沖突是活力的一種信號。當人們在切實思考他們的工作時,往往就會產生沖突。當我將沖突視為“禮物”時,人們可能會對我側目。然而我要表達的意思是,有思想的人永遠會意見不同——如果他們真正關註並積極表達他們的異議,那麼他們的意見就是一份值得被熱切接受的饋贈。
本文摘自《第3選擇》
我們的面前總是充滿難解、看似無解的問題。於是我們失望、決定放棄,或勉強接受一些最終還是會讓自己覺得很糟的妥協。
面對任何問題,大家慣用的第1選擇就是按照“我”的方式,第2選擇就是按照“你”的方式來進行。沖突點往往就在於,到底是你的選項比較好,還是我的。因此,不論選擇哪一方,都會有人覺得受傷或犧牲。史蒂芬R26;柯維指出,這時不妨考慮第3選擇: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設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讓雙方都能從沖突中找到一條出路,稱之為“第3選擇”(The 3rd Altern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