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會計信息的考慮(2)

2013-10-18 10:34:28

  例1-4盈利質量的預警信號:一個極端的例子

  利文特公司原來是一家上市的戲劇制作公司,上演了許多非常受歡迎的戲劇,例如獲得東尼獎的《演藝畫舫》和《福斯》。利文特公司將許多演出前的成本進行了資本化,包括演出前的廣告費、公關和促銷,舞台佈景、小道具和表演服的制作,排練期間付給演員、音樂師和劇組人員的工資和費用。然後,公司根據預期的收入將這些資本化的成本在估計的戲劇演出年限内進行攤銷。(此例的讨論得益於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2000)。)

  1.解釋利文特公司對演出前成本的會計處理如何影響每股收益?

  2.解釋利文特公司對演出前成本的會計處理如何影響資產負債表?

  3.如果不加判斷地使用利文特公司的會計數字計算"EBITDA/利息費用"和"債務/EBITDA"比率,分析師在評價利文特的財務實力時可能會被如何誤導?(EBITDA(EBITDA是"earningsbeforeinteresttaxdepreciation&amortization"的縮寫。──譯者註)的定義是未扣除折舊、攤銷、利息和所得稅的利潤。"EBITDA/利息費用"和"債務/EBITDA"這類比率從"債務-還款能力"這個方面反映公司的財務實力。)

  問題1的解答:利文特公司對演出前成本的會計處理推遲了費用的確認,從而立即增加了報告的每股收益。

  問題2的解答:利文特公司將演出前成本列入了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項目,而不是立即費用化。預警信號"推遲費用確認"反映了激進的會計處理:戲劇制作產生的收入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演出前成本應該立即費用化。沒有人能夠保證這些成本可以產生與之相匹配的銷售收入。

  問題3的解答:利文特公司沒有將演出前成本作為費用從利潤中扣除,如果將(資本化的)演出前成本的攤銷加回到利潤,演出前工資這種現金支出將不會在"EBITDA/利息"和"債務/EBITDA"比率中有任何反映,而現金流出卻會減少公司可用以還債的資金。如果在計算EBITDA時機械地將演出前成本攤銷加回,分析師就會錯誤地高估利文特公司的財務實力。在仔細考察該公司會計處理的基礎上,分析師很可能不會將演出前成本的攤銷加回EBITDA。如果不加回演出前成本的攤銷,利文特公司的財務實力就會顯得很不一樣。1996年,利文特公司報告的債務/EBITDA比率是1.7,但沒有加回演出前成本攤銷的比率是5.5。1997年,用正的5830萬美元EBITDA計算的"債務/EBITDA"比率是3.7,但沒有加回攤銷的EBITDA是-5260萬美元。

  註:1998年11月利文特公司宣告破產,該公司現已不複存在。該案的刑事審判於2008年5月在加拿大開庭。

  一般而言,某項資產(例如在利文特公司例子中的遞延成本)的增長率如果比銷售收入的增長率快得多就可能表明了激進的會計處理。分析師會留意許多預警未來盈利意外降低的風險因素。部分有用的風險因素列舉如下(AICPA2002)。?會計披露(例如關於分部信息、收購、會計政策和假設的披露)質量低或缺乏對負面因素的讨論。

  ●存在關聯交易。

  ●有過多的管理層、員工或董事貸款。

  ●管理層或董事的流動率高。

  ●公司員工完成銷售或盈利目標的壓力過大,尤其是在管理團隊或管理者很強勢和激進的情況下。

  ●負責審計的事務所有重要的非審計服務。

  ●(通過法律文件)公告與審計師的争議或更換審計師。

  ●管理層和董事的報酬與盈利或股價挂鈎(通過所有權或薪酬計劃)。盡管這種安排通常是可取的,但它們仍然是導致財務報告激進的風險因素。

  ●經濟、行業或公司自身因素對盈利能力的壓力,例如市場份額降低或利潤率下降。

  ●管理層滿足債務合約要求或盈利預期有壓力。

  ●有違反證券法的歷史記錄、違規的報道,或經常延遲報告的提交。

本文摘自《股權資產估值》


   Jerald E.Pinto編著的《股權資產估值(原書第2版)》為CFA全球考試 指定教材中文版。原汁原味,全面系統,助您順利通過CFA考試。全面對接 CFA考試科目,涵蓋I、II、III三級知識體系,迅速掌握每門考試科目的核 心知識要點。《股權資產估值(原書第2版)》是金融從業人員與管理者專業知識必備 圖書,快速汲取國際先進經驗,自如應對日益變化的金融市場。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