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改革後的經濟金融運行

2013-10-18 14:32:25

  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的宏觀經濟環境趨於穩定,通貨膨脹率逐漸走低,加上利率市場化後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市場狀況自主確定利率水平,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實際利率長期為負的情況得到扭轉。

  1971年利率協定廢止後,銀行存貸款利率變動更有彈性。存貸款利率經歷了短暫的上升之後在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開始出現較大的波動。在1971年和1981年兩個利率市場化關鍵年份之後的幾年,存貸利差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之後逐漸趨於穩定。

  1971年的改革不僅廢止了利率協定,還鼓勵銀行業在更廣泛的領域裡展開競争。英國的商業銀行開始經營消費信貸、單位信托、住房抵押貸款等業務。一些中小銀行盲目追求高利潤,對房地產業的貸款不斷增加。1973年下半年,通貨膨脹嚴重,市場利率急劇上升,房地產業因房租凍結和沉重的所得稅及經濟不景氣而落入低谷,導致一些銀行壞賬增加,並發生客戶擠提事件,企業最終因資金無法週轉而倒閉,發生"二級銀行危機"(SecondaryBankingCrisis)(劉利.利率市場化問題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當時英國尚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為挽救這次危機,英格蘭銀行與票據交換所會員銀行合作,為發生危機的26家銀行提供了1億英鎊的救濟性融資。1982年,為了防範危機,保護存款人的利益,英國推出存款保險制度。

  隨著英國金融自由化和混業經營的發展,特別是1995年英國老牌銀行──巴林銀行的倒閉,英國的金融監管體制迫切需要改革。1997年,英國成立金融服務局(FSA)。FSA是英國唯一獨立地對金融業實行全面監管的機構,擁有制定金融監管法規、頒佈與實施金融行業準則和指引等職能。2000年,英國出台《2000年金融服務和市場法》,明確了新成立的金融監管機構和被監管者的權力、責任及義務,統一了監管標準,規範了金融市場的運作。

  社會融資結構與金融業格局變化

  利率市場化改革後,英國社會融資結構逐漸向以股票為代表的直接融資工具轉換,股票市值與GDP的比例出現較快的上升。1981年,銀行信貸/GDP為42%,股票市值/GDP為39%;到1995年,股票市值/GDP為123%,已經超過銀行信貸/GDP(120%)。

  1971年銀行業體系改革後,競争壓力進一步加大。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後,英國在20世紀80年代又對金融業進行了以金融服務自由化為核心内容的改革。1980年,英國取消對銀行貸款的控制,銀行將新領域拓展到住房融資。由此,銀行和住房抵押貸款互助會在住房融資領域成為競争對手(見表3-1)。1986年,英國出台《住房抵押貸款互助會法》(TheBuildingSocietiesAct),放松了對住房抵押貸款互助會的種種限制。為了更好地保護金融中介服務用戶,英國先後出台了兩部法律,分別為《1986年金融服務法》和《1987年銀行法》(邁克-巴克爾,約翰-湯普森.英國金融體系:理論與實踐[M]陳敏強,譯4版.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48-49),改變了金融分業經營的體制。商業銀行紛紛進入證券、保險、信托等業務領域,開始混業經營。

  在各種因素共同作用下,英國金融體系不但出現大量創新,而且出現結構性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放松管制以及由此帶來的更多競争導致了不同類型金融機構之間混業經營趨勢加強。為了提供更豐富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金融機構不斷擴展業務範圍,力圖實現多元化發展。銀行除了提供傳統的核心業務外,還提供各種金融服務。例如,20世紀80年代之後,銀行開始提供住房抵押貸款,隨後又引入壽險和保險業務。

  其次,在零售金融市場,隨著新技術的發展以及金融服務分割過程的影響,進入市場的門檻不斷降低,提高了這些市場的競争程度。例如,20世紀80年代末以後的抵押貸款市場和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的零售銀行業都因為市場參與者的增多,競争變得激烈。

  再次,包括養老基金、人壽保險公司、信托公司等在内的投資機構發展迅速,增速快於銀行和住房抵押貸款互助會。從各類金融機構增長速度來看,規模較大的公司通過市場融資的比例增加,表外業務的作用增大,銀行收入呈現多元化特徵。養老基金儲蓄享受稅收優惠部分導致了養老基金以及人壽保險公司資產的快速增長。

  最後,金融創新勢不可當。20世紀80年代是英國各類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和金融技術的快速發展時期。金融創新在該階段表現為金融衍生品和證券化的發展。金融衍生品包括金融期貨、期權及互換。金融衍生品的出現擴大了金融機構對財務管理和套期保值技術的選擇範圍。

本文摘自《利率市場化的全球經驗》


   本書通過比較研究,分析和總結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印度、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拉美三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利率市場化經驗,對比了其利率管制的形成原因、改革的步驟、改革前後的宏觀經濟環境、金融機構狀況、金融法律環境以及貨幣調控方式方面,回答了什麼是金融自由化的内在動力,利率市場化給金融行業的整體模式、金融穩定帶來的影響和挑戰,利率市場化與利率調控手段之間的關系等重要問題。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