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華爾街:“一個有希望的年輕人”

2013-11-09 10:47:55

  19 世紀的美國,從1837 年開始,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爆發一輪經濟危機,1857 年、1873 年、1884 年和1893 年都是如此。就好像一個貪吃的食客,總是在酒足飯飽之後打些響亮的飽嗝。

  令人憂心的是,飽嗝的頻率越來越高,華爾街的胃口也愈發難以調教,到後來便養成那種忽冷忽熱的脾性。伴隨著經濟危機的洗禮,朱尼厄斯家的小男孩慢慢長大成人。

  正如名字所示,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繼承了摩根家族的經營才幹和精打細算,也擁有皮爾龐特家族那種知識分子的清高傲慢和尊重藝術。還是小孩的時候,他就把每一筆零花錢都清楚地記錄在賬,如果別人想要動用他的玩具,一定會被要求付費。由於名字太長,家人稱他“小摩根”、“J.P. 摩根”,不過等他能寫信的時候,結尾的簽名一定是鄭重其事的約翰R26; 皮爾龐特R26; 摩根。每當這個時候,人們都會在心裡說:看,又是一個執拗的摩根。

  1854 年10 月,皮爾龐特跟隨家人來到倫敦。他在此前完成美國的學業,原本打算在這裡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並且,他已經17 歲了,比當年父親初涉商場時還大了一歲。

  但是由於父親朱尼厄斯的堅持,皮爾龐特只得乖乖地繼續學業。他先被送到日内瓦湖畔的瑞士學校學習法語,後來又輾轉到另一所學校學習德語,學習的間隙還遊離了歐洲的許多古迹聖地,職業生涯因此拖後了幾年。但這段經歷將令J.P. 摩根受益終生,盡管在當時他並不理解。

  1857 年,皮爾龐特的學生時代結束了。7 月,他搭乘“波斯號”遊輪返回闊別已久的美國。

  這時的美國已經從40 年代的大蕭條恢複過來,陰冷、晦澀的場景一掃而光,到處呈現欣欣向榮之象,一度中斷的建設熱潮再次興盛。就像過去的運河概念一樣,鐵路成為這一輪經濟增長的強力引擎。鐵路證券備受追捧,極大刺激了金融市場的繁榮,催生衆多投資公司。

  紐約成為“資本增長”的中心,那裡挂牌交易的鐵路債券可以賺取10% 的利潤,比倫敦都高出一截。更何況,交通如此便捷,從中西部的芝加哥到紐約才需要三天,就不能不令人怦然心動。

  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湧向華爾街。他們膚色各異,身份不一,有一貧如洗的流浪漢,也有富可敵國的銀行家,更多則是普通股民,他們懷著共同的發財夢聚集到那片方寸之地,喜樂由之。

  華爾街如此沸騰,就連身在大洋彼岸的朱尼厄斯都不禁心馳神往,他年輕時曾在那裡目睹瘋狂,如今卻鬼使神差地遠赴異國他鄉。他自感命運無常,且分身乏術,便決定派兒子前往,以期他“在美國的銀行業務中得到訓練”。

  朱尼厄斯的商業夥伴,沃茲-舍曼願意收留皮爾龐特。他是鄧肯-舍曼公司的高級合夥人,專門從事鐵路理財服務,在紐約數一數二,就連挑剔的皮博迪都對他格外高看。舍曼和皮爾龐特有數面之緣,對他懷有好感,認為他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年輕人”,因此願意讓他到自己的公司鍛煉。就這樣,20 歲的皮爾龐特來到鄧肯-舍曼公司,成為一名不領薪水的辦事員。

  皮爾龐特一到紐約就迷戀上那股氣息,從此決定在曼哈頓終了餘生。他在西17 大街45 號居住下來,開始了學徒工生活。

  每個工作日的早上,皮爾龐特都會穿過百老匯大街,到松樹大街11 號的鄧肯-舍曼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從他辦公室的窗口望去,可以看見三一大教堂高高的尖頂,尖頂下面的草地上長眠著漢密爾頓;還能看見熱鬧非凡的紐約股票交易所,那裡有65 支股票正在挂牌交易,其中一多半是鐵路股;更為熱鬧的是場外交易,無法入場的經紀人組成被華爾街包圍的三一大教堂的“開放證券交易所”比場内更具活力。那裡長期活躍著300 多家鐵路股票,近千家銀行股票、幾百種各類債券。日交易量輕而易舉就可突破7 萬股,這個數字是場内交易水平的12 倍。歷史與現實就這樣在年輕人眼下交織輝映。用不了多久,他就為自己在場外謀得一個席位,參與到資本盛宴之中。

  目睹著街道上人來人往,初出茅廬的皮爾龐特無法掩飾内心的喜悅。他被華爾街那股莫名其妙的氛圍感染著,身不由己地向前。他斷然會不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會成為那個引領潮流的人。

  

本文摘自《華爾街23號》


   先有華爾街,後有紐約城,再有美利堅國。本書以摩根家族以其建立的摩根財團為線索,描繪出當今世界金融中心、美國華爾街的風雲歷程。
  近百年來,摩根財團像巨人一樣支配著整個金融世界。作為民間銀行家,它一手操作通用電氣公司?美國鋼鐵公司等商業巨頭的重組,甚至建立了美國中央銀行(美聯儲)的雛形。作為摩根財團曾經最重要的掌舵人J.P.摩根,華爾街有句諺語: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創造了世界,但在公元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重組了一回。一百年來,有人稱贊他是工業化進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诋毀他是貪婪的強盜大亨。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