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薩鐵路争奪戰(1)

2013-11-09 11:20:49

  摩根家族有一項耐人尋味的“傳統”,父子之間的關系總不太協調,表面上平穩沉靜實則暗流洶湧,所幸從未劍拔弩張。

  或許認為兒子過於激進的性格有悖銀行業保守傳統,抑或在其身上看不到自以為傲的氣質,朱尼厄斯總是對皮爾龐特懷有疑慮,擔心這個“看起來要打架”的兒子某一天突然闖下大禍。相反,皮爾龐特對父親的百般掣肘從不敢言明,肚中卻懷有深切的不滿,並常常自作主張,似乎想證明時過境遷,而真理站在自己這邊。時間飛逝,父子間貌合神離的關系在悄然改變。

  1869 年,皮爾龐特已32 歲,充當了10 多年朱尼厄斯的華爾街代理。當年發生的一件争議性事件,令朱尼厄斯略感欣慰,同時也為皮爾龐特確立了“自負的年輕銀行家”的聲名。

  事件源於一段短途鐵路線的控制權争奪。在紐約州北部,首府奧爾巴尼至賓厄姆頓之間有一條142 英裡長的小鐵路,賓厄姆頓位於薩斯奎漢納河畔,因此人們習慣上稱這條鐵路為奧薩線。奧薩線上只有17 輛機車,總共不過214 節車廂,在大多數人眼裡,它實在顯得微不足道。

  然而,“華爾街魔鬼”傑伊-古爾德卻不這麼認為。這個身材矮小、精力充沛的銀行家是個精明的投資者,向來以眼光獨到、手段狠辣著稱,曾多次操縱股票交易,引發資本市場軒然大波。1867 年前後,古爾德就通過賄賂政府官員發行虛假股票,攫取伊利鐵路公司控制權,由此名聲大噪,他那個令人生厭的綽號就是這樣得來的。

  傑伊-古爾德早就盯上了奧薩線。1868 年冬天,奧薩鐵路剛剛竣工,他就開始謀取控制權。在古爾德看來,奧薩線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如果和自己掌握的伊利鐵路連接,賓夕法尼亞的煤炭便可暢通無阻地運往新英格蘭,同時争奪五大湖地區貨物運輸權,極大提高伊利鐵路的競争力和附加值。

  為控制奧薩線,古爾德大肆收購奧薩鐵路公司股票。話語權增大之後,他將自己人安插進董事會,企圖奪取控制權,遭到奧薩鐵路創建者兼公司總裁約瑟夫-拉姆齊強烈反對。

  圍繞控制權的争奪由此展開。古爾德聯合拉姆齊的反對者,通過與之沆瀣一氣的紐約高等法院法官喬治-巴納德吊銷拉姆齊的總裁資格。拉姆齊不甘示弱,通過法律途徑,中止古爾德黨徒的董事職務,予以還擊。兩派水火不容,鬥争很快升級到明火執仗的地步,最終引發流血沖突。

  在政府幹預下,古爾德與拉姆齊重回談判桌。與此同時,皮爾龐特也對奧薩鐵路產生興趣,曾經以達佈尼-摩根公司名義購買奧薩鐵路公司600 股股票,他不願見到強勢的古爾德在這家公司占上風,便加入拉姆齊陣營,為其出謀劃策,試圖奪回奧薩鐵路的控制權。

  皮爾龐特利用摩根家族和達佈尼的號召力,為拉姆齊争取大批支持者,許多股東答應參加9 月7 日召開的股東年會。到了開會這天,在大會上,拉姆齊與古爾德兩派都宣稱擁有奧薩鐵路公司控制權,謾罵攻讦,互不相讓,一度陷入僵局。一直隔岸觀火的皮爾龐特趁機而入,被選為公司董事兼副總裁。

  

本文摘自《華爾街23號》


   先有華爾街,後有紐約城,再有美利堅國。本書以摩根家族以其建立的摩根財團為線索,描繪出當今世界金融中心、美國華爾街的風雲歷程。
  近百年來,摩根財團像巨人一樣支配著整個金融世界。作為民間銀行家,它一手操作通用電氣公司?美國鋼鐵公司等商業巨頭的重組,甚至建立了美國中央銀行(美聯儲)的雛形。作為摩根財團曾經最重要的掌舵人J.P.摩根,華爾街有句諺語: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創造了世界,但在公元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重組了一回。一百年來,有人稱贊他是工業化進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诋毀他是貪婪的強盜大亨。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