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摩根獨具慧眼的創見

2013-11-09 12:15:49

  10 年前,朱尼厄斯-摩根還是皮博迪公司的低級合夥人,他的工作是每天下午到公司整理近20 年來的商業通信文件。一個偶然的機會,朱尼厄斯打聽到一位名叫塞勒斯-菲爾德的紐約商人獲得特許狀,在英國西部海島與北美洲東部鋪設一條跨越大西洋的電纜,用以傳輸電報信號。為此,他特地成立了大西洋電報公司,但由於缺乏啟動資金,項目遲遲難以開動。

  朱尼厄斯對技術一竅不通,但作為銀行家的敏銳嗅覺賦予其預見性的眼光,他本能地認為這是一項富有前景的項目,恰好皮博迪公司在經銷美國債券之外,還需要建立新的投資業務。於是,他馬上把這個項目匯報給喬治-皮博迪。後者同意給大西洋電報公司提供資金支持,並且任命朱尼厄斯為項目負責人,主持投資工作。

  項目啟動不久,大西洋電報公司就名聲大噪。朱尼厄斯-摩根和喬治-皮博迪還利用個人影響力在英美政商兩界造勢,結果,這個項目獲得英國和美國雙方面的政府補貼。資本市場對此反應強烈。1866 年,大西洋電報公司首次發行股票,價格狂飙至1 000 英鎊,令人目瞪口呆。

  在那個年代,利用政治影響商業幾乎是所有商人銀行秘而不宣的經營法則,而非皮博迪公司獨創。不過皮博迪公司卻是最得要領的商業機構之一,也正因此它才能在強手如雲的倫敦金融界站穩腳跟。這個傳統被朱尼厄斯-摩根繼承並發揚光大,在此後的歲月中,成為摩根銀行業務的突出特點。

  盡管大西洋海底電纜工程被各方看好,但這項野心勃勃的計劃卻並未一蹴而就。它非但困難重重,還因為天災人禍不斷而多次陷入困境,最終竟歷時十年方告成功。

  大西洋電報公司第一次鋪設的電纜出現質量問題,絕緣層被腐蝕而宣告腐敗,股價因此下挫到300 英鎊。第二次,鋪設到大西洋中部時,電纜在下沉時被不慎折斷,前功盡棄。1866 年,第三條電纜被設計成厚皮易延伸類型,在多家有經驗的公司的協力合作下才得以成功。

  在這十年期間,歷經海上風暴、金融恐慌、南北戰争、電纜斷裂,所有參與者都感到迷惘。有一次,菲爾德向朱尼厄斯抱怨施工艱難,還指責皮博迪公司的參與讓這一切都變得不可控制。朱尼厄斯反駁他說:“你好像沒有回顧以前的事情,是你自己所負擔的這個龐大計劃讓我們成了最大的損失方,我們可是在你急切的懇求下才參與進來的啊!”

  無論過程如何艱難,一旦結果圓滿,雙方馬上心平氣和、彈冠相慶。

  1866 年夏,工程竣工之後,太平洋電報公司經過一系列重組,更名為盎格魯-美利堅電報公司,很快進入贏利期。彼時,皮博迪公司早已不複存在,朱尼厄斯在1864 年組建的J.S. 摩根公司早已接管了它的業務。

  在皮博迪公司留下的衆多事務當中,大西洋海底電纜是一項最寶貴的遺產。不僅給摩根家族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也使得父子之間的溝通更為便捷——此後盡管寫信仍是主要交流方式,但他們也經常使用各種有趣的代號通報各種時效性強的信息。

  保存至今的資料表明:J.P. 摩根曾使用“維也納”、“腌豬肋”、“活性炭”等代號,他在紐約的合夥公司叫“漂浮物”,把J.S. 摩根公司稱做“吹笛手”, 稱羅斯柴爾德父子公司為“祖宗”。有一次,他對大西洋另一端的父親說:“我希望在談判中讓特拉華-哈德遜公司無論如何在三年時間裡平安無事。”

  為保證商業機密,國際銀行家們至今都在使用密碼發送信息。但是因為曾對海底電纜工程提供資金,摩根家族得到特殊優待:有機會獲得重要情報。這恐怕是別的財團難以企及的惠顧。

  

本文摘自《華爾街23號》


   先有華爾街,後有紐約城,再有美利堅國。本書以摩根家族以其建立的摩根財團為線索,描繪出當今世界金融中心、美國華爾街的風雲歷程。
  近百年來,摩根財團像巨人一樣支配著整個金融世界。作為民間銀行家,它一手操作通用電氣公司?美國鋼鐵公司等商業巨頭的重組,甚至建立了美國中央銀行(美聯儲)的雛形。作為摩根財團曾經最重要的掌舵人J.P.摩根,華爾街有句諺語: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創造了世界,但在公元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重組了一回。一百年來,有人稱贊他是工業化進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诋毀他是貪婪的強盜大亨。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