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決定未來(5)

2013-11-09 23:37:38

  我將這本訪談錄定名為“什麼改變中國”,既是想解釋過去,也是想激發人們思考未來。

  中國的未來取決於什麼?一是我們的理念,二是我們的領導力。自1983年發表《為錢正名》一文以來,我一直認為,觀念的轉變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幾年,我對此更是深信不疑。人們通常認為,人的行為是由利益決定的,改革更是如此,既得利益者不僅不可能改革,而且一定會阻撓任何對他們不利的改革。但正如凱恩斯曾經指出的,與觀念的逐漸侵蝕相比,既得利益的力量被過分誇大了。其實早在18世紀,大衛-休谟就說過,盡管人是由利益支配的,但利益本身以及人類的所有事務,是由觀念支配的。縱觀歷史,幾乎所有偉大的變革都是由觀念的變化引起的,許多變革事實上是由舊體制下的既得利益者中的一些人領導的,這些既得利益者之所以變成改革的領導者,是因為他們有了新的理念。美國獨立後華盛頓沒有選擇當皇帝,甚至沒有當終身總統,就是因為他的理念,他認為民主比明君更重要。中國的近代史也是如此。中國共產黨被定義為工人階級政黨,但它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基本上都出生於舊體制下的既得利益階層,工人階級出身的人根本不可能有錢讀書,更不可能出國留學。34年前鄧小平發起改革開放,也是由於他的理念而非他的利益,他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就說明了這一點。當然,改革要成功推進,不僅依賴於領導人的理念,也依賴於普通大衆的理念,因為任何領導人都不能長期背離普通大衆的觀點而行事。

  觀念的變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新的觀念最初通常是由少數學者或政治領袖人物提出,但只有這些觀念變成普通大衆的共識,由這些觀念導致的變革才會真正取得成功。一旦觀念變了,不變革也是不可能的。而媒體可以說是引導大衆和普及新觀念的強大力量。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最近幾年我一直願意與媒體人士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才有了這本書的内容與讀者分享。

  我必須向讀者坦承,在2008年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的時候,我對中國的未來是相當樂觀的。但最近幾年發生的事情,使我由樂觀轉向謹慎樂觀,因為事實證明,改革並不是不可逆轉的。改革開始的20年,也就是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是理念戰勝利益,我們相信了的東西,盡管有阻力也要推行,所以我們的改革取得了進步。但是看看現在的情況,基本上是利益戰勝理念,沒有多少人在談理念,幾乎所有出台的政策都是為了保護和增加各個部門的自我利益。我們的未來依賴於理念能否再次戰勝利益,依賴於有理念、有擔當的領導力!

  本書傳遞的是我對市場的理念,對企業家精神的理念,對開放社會的理念。我相信,如果這些理念能變成普通大衆的理念,變成領導人的理念,中國的改革才不會逆轉,我們的社會才有美好的未來!

  

本文摘自《什麼改變中國》


   中國的未來取決於什麼?一是我們的理念,二是我們的領導力。
  改革頭二十年,是理念戰勝利益。但是看看現在的情況,基本上是利益戰勝理念。我們的未來依賴於理念能否再次戰勝利益,依賴於有理念、有擔當的領導力!
  本書傳遞的是我對市場的理念,對企業家精神的理念,對開放社會的理念。我相信,如果這些理念能變成普通大衆的理念,變成領導人的理念,中國的改革才不會逆轉,我們才有美好的未來!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