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思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2013-11-10 12:15:26

  對於上述問題,官方的解決思路是什麼呢?

  2011年3月,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的指導政策:“穩出口、擴進口、減順差。”

  怎麼穩出口?

  陳德銘稱,一些主權債務國家和金融體系的隐患還沒有消除,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和匯率波動還比較厲害,保護主義也在不斷升溫,所以國際貿易可能增幅會下降,不會像原來那麼快。從國内來看,我們也面臨著原材料漲價、勞動成本上升以及部分勞工短缺等問題,此外,節能環保的要求更高了,各種成本推動的因素也在增加。陳德銘認為,今年的出口會有增加,但增幅不會很快。

  怎麼擴進口呢?

   “我們加快了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的程度,同時推進了自貿區戰略和加快實施促進進口便利的措施”。陳德銘初步判斷,今年我國貿易順差占GDP的比例可能會進一步下降,順差的情況可能會改善,但也不能排除個把月有貿易逆差的情況。

  我們知道,外匯儲備短短七八年時間增加了3萬億美元,這可不僅僅是貿易順差的原因,還有大量熱錢湧進中國,賭人民幣升值(外匯儲備中的熱錢應該不低於1萬億美元),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官方對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是鼓勵對外投資,也就是鼓勵企業走出去。陳德銘稱,中國的“走出去”絕大部分是指企業投資。企業投資這幾年發展非常快,去年非金融領域的海外投資已經達到590億美元,與去年引進外資的1000億美元相比,已接近6:10的水平。

  陳德銘表示,在去年590多億美元的(對外)投資裡,有64%-65%投資於週邊的亞洲國家。如果加上在歐洲和東盟的一些國家的投資,共占72%左右。他預計,中國將用5-10年的時間,逐步實現資本進和出的基本平衡。

  對於到海外投資的風險問題,陳德銘表示,我們遵循的是“政府指導、企業決策”的原則,政府會把所掌握的在各國投資的風險情況提供給企業,還要建立和完善應急機制。

  好吧,讓我們簡單分析一下官方的解決思路。

  這個“穩出口”,我的理解是“穩如泰山”,什麼都不做的意思。因為出口減少是靠“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和匯率波動還比較厲害,保護主義也在不斷升溫”以及“我們也面臨著原材料漲價、勞動成本上升以及部分勞工短缺等問題”被動的減少出口。這也難怪,一方面國内過剩的產能要找出路,另一方面擴大出口增加外匯儲備不過是悲劇性的成長,隐患很多。左右為難之際,就只好“穩如泰山”等客觀環境變化讓出口自動減少了。

  “擴進口”就很有意思了。全世界可能還沒有一個國家象我們這樣,要為“擴進口”——好吧,就是買東西而苦惱。還得“加快實施促進進口便利的措施”來擴大進口減少順差。是我們企業現在錢多得花不完,甚至要驚動商務部領導來操心擴進口的問題?當然不是,是匯率阻礙了進口。先不說中國現在到世界買什麼就漲什麼,僅僅是一個匯率就可以讓企業支付遠超過到岸價格的成本,如果再加上關稅成本就更不得了,這樣虛高的成本不僅沒有幾個企業能承受,而且會帶來輸入性通貨膨脹等嚴重的後果。

  請看一個真實的案例。某金融投資企業從西班牙進口一輛原裝手工跑車。這輛車在西班牙出廠價格大致是400多萬人民幣,進關後,稅收、匯率等費用加上去後,成本變成1200萬人民幣,然後銷售商考慮自己各項成本以及銷量的因素再加了300萬人民幣,最後這輛車到了消費者手時,已經變成1500萬人民幣的天價!如此高額的進口成本,如果不是奢侈類產品,請問,有幾個消費者能承受?

  那麼,資源性產品呢?這可是我們發展經濟不得不進口的必須商品。不得不進口的結果就是我們不得不捏著鼻子接受別人敲竹槓,以鐵礦石為例,2006年到岸價格是64.12美元/噸,2011年到岸價格飛升到176.22美元/噸,上漲2.74倍。考慮到還有個匯率因素,鋼鐵廠實際支付的價格遠遠超過到岸價格。成本的飚升必然導致鋼材價格大幅度上漲,2006年我國鋼材價格大致3500元/噸,07年一度達到6000元/噸的高峰,這幾年受需求影響鋼材價格一直在5000元/噸的價格徘徊,2011年在房地產遭遇最嚴厲的宏觀調控,鐵路建設大面積停工的影響下,鋼材價格才回落到4200——4500元/噸。但是,這個價格帶來的結果是鋼鐵廠平均利潤不到3%(甚至是很多鋼鐵廠都出現巨額虧損),所以,一旦需求形勢好轉,鋼材價格一定會回到5000多元/噸的位置。

  鋼材價格上漲,必然導致各項建設成本上漲,考慮到我們的GDP將近一半是固定投資,僅次一項就為通貨膨脹提供了強勁的動力。這就是讓我們痛苦不堪的輸入式通貨膨脹。

  所以,匯率問題不解決, “擴進口”只能是一種痛苦的選擇。

  最後,對於扭曲的匯率導致人民幣被低估,大量熱錢湧入中國這個問題,陳部長的解決思路僅僅是鼓勵企業“走出去”,通過讓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來對沖掉我們引進的外資。

  想想真是荒謬。改革開發30年,我們為了引進海外投資往往不惜代價——稅收減免、土地白送、開放的行業領域比我們自己的民營企業都還多十幾個,結果呢?結果竟是要我們商務部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對沖掉這些不惜代價引進的外資!

  在這篇報導中,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刻意回避匯率問題。這倒與我們經濟發展模式一脈相承——回避存量分配,只做增量。但是,繞開匯率這個主要矛盾,又怎能真正解決進出口不平衡、順差過大、熱錢湧入等一系列的問題。匯率問題不解決,這些所謂的對策都是緣木求魚。

  

本文摘自《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經濟真相》


   分稅制、民生產業市場化、加入世貿,這三大政策決定了近十年來中國經濟的走勢,改變了中國社會的許多基本形態,並對中國的未來產生了巨大影響, 20世紀90年代的三大政策雖然讓中國經濟在進入21 世紀後繼續保持了10年高速增長,但是這個增長卻是以犧牲民衆福利以及導致中國經濟陷入結構性困境為代價的。所以,對過去經濟政策的反思意義是十分重大的,當前中國改革事業正面臨一個十字路口上的選擇,是繼續按照過去模式發展只做少量修補,穩定壓倒一切。還是對過去模式做重大調整探索另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 《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經濟真相》從宏觀經濟政策解讀入手,先後分析了 GDP 保8背後的就業壓力,國進民退的結構性原因,產業空心化的形成是關鍵要素的非市場化等衆多經濟社會問題。力圖為讀者展現一幅中國經濟的宏觀畫卷,希望大家能夠把握時代的脈搏,找到自己的位置。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