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開心和失望的事

2013-11-15 10:56:50

開心和失望的事

在一次學生採訪中,同學們問曾蔭權:“你當財政司司長以來,什麼事使你最開心?什麼事讓你最不開心?”他告訴學生兩個感受。

認同是最大回報

回想30多年的公務員生涯,曾蔭權說:“1998年3月,我做了第一個財政預算案,準備去港台出席答問(大會),在去目的地的路上,我所乘坐的汽車旁邊,有一輛的士追上來,那的士大哥在我面前笑了笑,舉手、伸出大拇指,我想這是我一生最難忘的時間,我做的事,起碼有一個普通大衆認同,對我來說,是最大的回報,最高興的時刻。”

當司長是際遇

曾蔭權說:“30多年前,當我初入公務員隊伍時,我完全沒想過當這職位……能否當財政司司長,便是際遇、時間等問題。”

不過,接下來他卻苦了臉說:“最失望的是我講出很多的道理,這些道理放諸四海皆準,人人都知道‘一加一等於二’般簡單,但往往在立法會,或其他場面,講出來,他們不相信……很多時間是無謂的分歧,為何不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些問題?”

在言談之中,他又訴說了一些之最的事情。

他最愛的人,便是太太和兩個兒子。“過去我能夠熬過一些艱難的時刻,全是因為我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内子都會在我身旁,給我支持。她信任我,知道我處事公正無私。每當我大發脾氣,她總是靜默地不發一語。不過,之後她會不經意地來個‘反擊’,也真夠我受的呢!”

對他來說,最難入手的工作,是寫下一級同事的工作表現評核報告。“我們每日並肩作戰,要放下感情因素,絕對客觀地著筆,實非易事。”

曾蔭權也是“負資產”一族

他說他也是負資產。曾蔭權口中的“負資產”,是其位於半山麥當奴道的碧雲樓一單位。1998年9月,當時的業主遇上金融風暴,樓價大跌放盤出售,曾蔭權與其弟曾蔭培為紀念已故父親,合資以800餘萬港元購入。在樓價一直未見好轉的情況下,曾有地產界人士估價,此樓宇價格已下跌至700萬港元左右,所持物業貶值100萬港元。

曾蔭權曾在出席電台節目時,被部分聽衆批評政府拒絕向負資產人提供協助。曾氏在對此回應時直言對負資產人有些歉意,還透露他本人亦是“負資產”一族。

其人另一面

曾蔭權、曾蔭培在香港的年輕人心中被當作偶像崇拜著。出於對偶像的崇拜,一批學生第一時間訪得曾蔭權、曾蔭培兩位炙手可熱的人物,“跑贏”全港新聞界。“當初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機會,結果採訪成功。”學生們回憶時說。

《大學線》編輯何兆倫說:“他們開始就如一般傳媒一樣,在教堂門外‘埋伏’。”

“我們像狗仔隊一樣,先打聽曾蔭權行蹤。早上7時45分,目標出現了,我們先表明身份及來意,但他拒絕了我們的請求,跟著走進教堂祈禱。我們只有在外面等他出來,其間更多次‘彩排’兜截路線,又嘗試派兩位女同學打頭陣。那天氣溫只有十一二度,希望他見到她們的慘狀後會心軟。曾蔭權離開教堂時,站下來與我們傾談近20分鐘,結果我們都失策了。”

每每談起此事,學生們仍津津樂道。

曾蔭權,屬猴(1944年),天秤座(10月7日)。

他自曝童年“瘀事”,原來幼時的他,很害怕去上環的東華醫院,他說:“那裡既有義莊,又有殡儀館和紙紮鋪,氣氛陰森恐怖,我好怕去那裡!”

他小時候快樂的日子,是他就讀警察小學時。因身材矮小,同學們都不願與他一起打籃球,他惟有與二弟(曾蔭培)到上環文武廟的空地打乒乓球。他說:“那時五毫子可以打半個鐘頭,我和幾兄弟在那裡度過許多快樂的日子。”

至於他最喜愛的食物,有海鮮、蔬菜和酒。他曾在新加坡喝過肉骨茶,至今讓他難以忘懷。

最喜歡讀的書是中英文課外讀物和連環圖,中三時已租閱《辛巴歷險記》、《苦海孤雛》及《三國演義》等,高中階段開始閱讀報章上連載的金庸武俠小說,受其影響比較大。

影響最深的事是母親離世。他說:“20多年前,我媽媽患了絕症,那時她只有50多歲,從沒貪圖過什麼,也沒享過什麼福,就這樣便離開了。她的死對我影響很大。”               
               

本文摘自《香港騎士曾蔭權》


   香港騎士曾蔭權 曾蔭權生於清貧之家,他曾是為生活而奔波的推銷員;他服務過不同的政府,憑著硬朗、務實的作風,步步高升;他曾作為政務司長統領全港公務員大軍;他曾說:“我是流香港的血、飲香港的水,絕對不會出賣香港人”他宣稱:“用心、務實、為香港”他是真正“本土出品”的政務精英;他在香港是一個傳奇。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