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霧裡看花--第五個直轄市之謎(15)

2013-11-22 20:04:14



  於是,一些研究者認為,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江蘇的行政區劃格局都不盡合理--南京是江蘇西南、安徽東南過渡地帶的省際中心城市,宜直轄而不適合做省會,"南京都市圈"便是一個直轄的最佳模本;以徐州為中心的蘇魯豫皖接壤地區則是呼聲很高的獨立建省單元,現在僅僅依靠一個松散的淮海經濟協作區維系,效能受到影響--這樣的格局無疑使得本應存在的兩個重要輻射源未能獲得釋放,理所當然需要進行調整。

  時至2011年年初,南京直轄的話題早已陷入沉寂,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要實現沿海開發新突破,充分發揮沿海城市、港口、岸線、空間資源和政策等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推動沿海地區開發開放和跨越發展。同時還提出,培育區域發展新優勢,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與省域主體功能區規劃相結合,加強沿滬甯線、沿江、沿海、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

  不難看出,江蘇的區域經濟繼"江"之後,又向"海"延伸了。也有人擔心:南京並不靠海,南京會不會陷入新的尴尬?

  2011年6月,由國家發改委制定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完成,規劃確定了南京的發展方向:提升南京的長江三角洲兩翼中心城市功能。增強南京金融、科教、商貿物流和旅遊功能,發揮南京在長江中下遊地區承東啟西樞紐城市作用,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中心、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區域性的金融和教育文化中心。

  由此不難看出,不管南京直轄與否,不管上述的目標何時能實現,看來其尴尬不是短時期能消除的。

  評點

  事實上,在現代經濟社會,行政區域的劃分並不能完全主宰當地的經濟活動,城市的吸附力並不以行政長官的意志為轉移,自然形成的經濟圈每天都在發生各種變化。江蘇的蘇州、無錫和常熟等市,人們在思想觀念上更希望與上海融合,早就已經把自己劃入了"大上海經濟圈";在區域經貿活動上,更多地依靠上海,而較少依靠省會南京。這是不争的事實,也是南京的尴尬之處。

  按照專家沈立人的分析,無論當初的"三大都市圈"規劃還是後來的沿江開發戰略,社會資源都是以政府權力配置為主,而不是以市場配置為主。很顯然,這是一個綜合改革的問題。現實的情況是,如果尚缺乏經濟與政治相配套的完整運作機制,諸多問題遠遠不是一個"南京直轄"能解決的。

  南京人希望成為第5個直轄市的這場"金陵秋夢"究竟何時能醒,我們不得而知。



本文摘自《大困局》


   中國城市危與機:大困局
  國家“十二五”戰略已經開局,新一輪的城市競争如箭在弦。競争世紀,誰已被遺忘?區域經濟時代,誰在快速崛起?中國的城市競争已經空前白熱化,城市之間為搶奪各種資源而展開的競争可謂波瀾壯闊,令人眼花缭亂。作者收集了中國内地城市在發展定位、發展戰略的制定以及城市發展與競争過程中失誤運作的大量經典案例,也對中國城市圈的形成與區域經濟的融合亂象進行了分析研究。該書豐富的案例,既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在發展競争過程中最受人關註也是最為典型的標本,也是目前最具參考性的中國城市競争MBA案例庫。該書宏觀與微觀相結合,觀點尖銳、批判性強,對種種城市亂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