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大拐點(25)

2013-11-22 22:37:58

  特別應當提醒的是,對於這些企業來說,這不是短期的流動性危機,而是由於贏利能力被摧毀而導致的債務危機。短期的流動性危機,可以通過中央銀行釋放流動性而獲得舒緩,因為在未來這些企業還可能贏利,因此債務可以得到償還。但贏利能力被摧毀則是完全相反的情形,因為這些企業不再能夠恢複贏利,任何新增貸款非但無濟於事,而且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壞賬。在這種情況下,除了關門倒閉,恐怕別無他法(各種迹象都在越來越明顯地證明這種趨勢,眼光獨到的中國經濟學家王建先生統計:“在剔除通脹因素後,工業企業的實際利潤增長率2003~2007年是31.1%,2008~2010年是10.3%,而2010年當年就只有6.6%了。”在貸款不斷創紀錄增長的同時,中國企業贏利能力卻在不斷下滑。在老闆紛紛跑路的2011年,這個趨勢則更為顯著,2011年三季度,中國上市公司利潤除去金融股之後,環比下跌8.9%。在國有企業方面,截至2011年11月,“央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6%、淨利潤同比增長3.6%,增速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12.1和46.5個百分點。”看來,我們已經非常逼近無利潤擴張的時代,而這種性質的擴張和增長隨時都會戛然而止)。

  很容易推測,隨著低成本和高增長時代的終結,這種贏利能力的喪失,將是中國企業界非常普遍的現象,而由此引起的債務危機也將是普遍的(雖然由於議價能力及管理潛力的不同,企業的情況會有所不同)。對於一個對高速增長已經習以為常的國家,無論銀行還是企業本身都有一種思維慣性,他們總是將過去的經驗簡單套用,誤以為目前的困難只是暫時的流動性危機,高速增長很快就會重新回來,咬牙挺過去,前面就是豔陽天。他們可能沒有想到,時代真的變了,高速增長已經棄我們而去。需求的萎縮及成本的上升,意味著這些企業贏利能力的徹底喪失。顯然,這種贏利能力喪失的危機根本不是通過所謂貨幣政策的調整可以挽救的,也根本不是增加所謂流動性可以修複的。在中國貨幣緊縮剛剛開始半年多之後,為數甚多的扯淡經濟學家就開始呼籲放松貨幣,理由是中小企業資金極為緊張。然而,這幾年的經驗證明,這大概不是事情的真相。事情的真相是,這些企業根本不是缺錢,而是完全喪失了贏利能力。對此,一位在東莞燈飾企業工作的普通網友簡潔而精辟的論述到,中小企業缺的不是錢,缺的是利潤。真是一語道破。對比那些捧著神秘的貨幣學問混飯吃、賺眼球的荒謬專家們,這位企業的普通工作人員實在是睿智得多。

  

本文摘自《大拐點》


   冷戰之後,經濟高速增長是一種全球性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在這個意義上,並沒有所謂中國奇迹。
  中國的政府及企業之所以能夠有亮麗的報表,乃是因為那些本應該是由他們負擔的大量成本從他們的資產負債表以及損益表中被悄悄挪走,並轉移到了那些無法被統計到的匿名的社會之中。換言之,中國政府及企業成本被社會化了。這也是中國模式最為關鍵的秘密所在。在這個模式中,經濟增長是以中國社會的極度抑制和脆弱作為代價的。
  冷戰之後美元體系在全球的迅猛擴張正在接近終點。所以,全球經濟的中長期低迷,將可能是我們看到的最好前景。也由此,支持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基石就坍塌了關鍵一角。
  無論從全球市場體系的視角看,還是從中國經濟增長的内部邏輯看,中低速增長都是中國能夠期望的最好前景。中國經濟正在步入一個中長期的大型拐點。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