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衆多的區域戰略紮堆出台後,難免又會出現區域與區域之間的利益如何分割的問題,也涉及區域内局部的利益與關系的平衡等諸多的問題。
·如何破解"剪不斷、理還亂"的多頭矛盾和現實問題,很多地方的主政官員仍然是拿不準乃至束手無策。
·是分享大戰略的盛宴,還是撿吃地上的"雞肋"?當三思而後行!千萬不能讓"新特區"之争蔓延的戰火燒昏了頭腦!
"新特區"熱度還在持續著,各種名目的區域經濟戰略一個接一個出台。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即出現了深圳等經濟特區,而到90年代則出現了上海浦東新區,進入21世紀,又有了濱海新區。
2007年4月,《?望新聞週刊》中的《誰當下一個"浦東"、"濱海"?》一文,深度闡釋了"新特區"之争的根本原因,分析認為,基於改革釋放出的各種信號,學術界對"新特區"的看法摻雜著十分複雜的感情。以"市場經濟是由資源在市場中自動實現優化配置的經濟"為認識的基本出發點,它的理想狀態源於自下而上的内生活力,而非主觀推動。
"新特區"熱的蔓延,也引起了國内衆多專家、學者的關註,他們在解剖區域經濟利益争奪的同時,也在探究各地申報"新特區"背後隐藏的政治潛台詞。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孫久文:經濟發展的動力歸根到底還是應該來自市場,而不是政策,政策要做的應該是規範市場經濟的行為,而不是代替市場本身。所以,設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不應當看作是一種區域政策的傾斜,也不是鞏固一個城市在某個區域内中心城市地位的一種努力,更不能當作是争奪政策資源的一個戰役,而應當視為為國家的深化改革作出應有的貢獻。
--摘自2007年5月《中國經濟》雜志《解析新特區》一文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趙淩雲: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改革自主權是相當大的,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利益偏差,所以設試驗區要十分謹慎,是要以謀劃區域協調發展的整體佈局為戰略考慮的,不可分佈過多,也不可設置過快。
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江國華:還用行政賦予小區域以經濟特權,不符合市場經濟中的普惠制原則,甚至可能加劇區域間發展的不平衡。優惠政策會給小區域帶來一定的效益,付出的代價卻是犧牲統一規劃。隨著中國四大區域經濟闆塊的戰略部署框架的確定,各地應著眼於將現有的區域發展政策用好用活。不少"申新"的地方本身就有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沒有必要在大圈圈裡又劃諸多小圈圈。
--摘自2007年3月27日《?望》雜志《多省市競争國家試驗新區》一文
當衆多的區域戰略紮堆出台後,難免又會出現區域與區域之間的利益如何分割的問題,也涉及區域内局部的利益與關系的平衡等諸多的問題。更多的專家認為,政策的支持有多種方式,但不管何種支持毫無疑問是非常重要和有幫助的,更大的支持還在於激發區域的發展動力,内在的動力和外在的動力相結合,才能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謀劃一體化的區域經濟新版圖。在明争暗鬥博弈的背後是利益的紛争,紛争到最後結果成了面面俱到的"撒胡椒面"。
本文摘自《大困局》
中國城市危與機:大困局
國家“十二五”戰略已經開局,新一輪的城市競争如箭在弦。競争世紀,誰已被遺忘?區域經濟時代,誰在快速崛起?中國的城市競争已經空前白熱化,城市之間為搶奪各種資源而展開的競争可謂波瀾壯闊,令人眼花缭亂。作者收集了中國内地城市在發展定位、發展戰略的制定以及城市發展與競争過程中失誤運作的大量經典案例,也對中國城市圈的形成與區域經濟的融合亂象進行了分析研究。該書豐富的案例,既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在發展競争過程中最受人關註也是最為典型的標本,也是目前最具參考性的中國城市競争MBA案例庫。該書宏觀與微觀相結合,觀點尖銳、批判性強,對種種城市亂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強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