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於南京直轄以及江蘇行政區劃分割的傳聞,當時江蘇省和南京市的官員都給予了斬釘截鐵的否認。
一位官員指出,作為中央管理地方的重要手段,行政區劃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區域面積問題,也不是一個單一的行政體制或經濟體制問題,而是與國體和政體密切相關的系統工程,如此事關重大,國家顯然不會輕舉妄動。
仲偉志為此採訪了很多專家和地方官員。作為江蘇省最著名的宏觀經濟學者之一,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沈立人對此也有耳聞。這位參與過江蘇以及南京諸多重大規劃研究的老人認為,這樣大的變更絕無可能。
有人分析,如果在衆多省份中選出一個最能代表中國的樣本省份,江蘇無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不僅體現於歷史中,也表現在現實中。行政上的分分合合,文化上的南北兼匯,經濟上的層次分明,加上豐富的歷史遺產和蓬勃的發展現狀,江蘇具有兼容並包的個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堪稱"微縮的中國"。
然而,沈立人認為,江蘇的區域發展不是一個完整的版塊,其南北差距比整個國家的東西差距還要突出。在南京直轄傳聞的背後,實際上隐匿著整個江蘇省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許多矛盾,南京、蘇南(蘇錫常)、蘇北、蘇中等地區相互之間,依然存在著行政區劃體制阻滞,盡管長江大橋不斷修建,但基礎設施資源的整合並不能消弭某些矛盾,異地之間產業結構的協調,也很難盡如人意,南北差距仍然會存在且還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勢。
仲偉志也認為,如果從這個角度分析,如前所述的南京直轄以及江蘇行政區劃分割的傳聞,似乎不能完全排除其有幾分可能性。因為這些傳聞也是以江蘇省域發展中的基本矛盾為切入點的,傳聞中的分割方式與這些年來江蘇省域發展戰略規劃的變化軌迹也似乎有些"吻合"。
"都市圈"的迷惘
世紀之交,在城市化步伐驟然加快的形勢之下,江蘇省又推出了南京、徐州、蘇錫常三大都市圈規劃,並提出以蘇南帶動蘇北,協調發展。
構建和發展蘇錫常都市圈,是江蘇省實施城市化戰略、整合城鎮群體優勢、促進蘇錫常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對引導和促進蘇錫常都市圈協調發展,提升蘇錫常整體競争力,增強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和帶動能力,加快推進全省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仲偉志曾撰文分析:蘇錫常本來就是上海都市圈的天然組成部分,無論如何規劃都要接受上海的輻射,與上海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不可避免。但是這樣的意願在行政壁壘面前屢遭打擊,江蘇難免要自出機杼。
作為長江中遊的重要城市,南京市有六朝古都之稱。在近代歷史上,南京也是一個有特殊地位的城市。由於地理因素關系,南京處於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過渡地帶,城市週邊有大量落後地區。就"南京一小時都市圈"來說,南京已經吸附了安徽的馬鞍山、蕪湖、滁州等地,南京的區位優勢明顯。但是,放在整個長三角來看,很長一段時間内,很多人認為南京有被邊緣化的趨勢,上海這個長三角的龍頭已經吸附了蘇錫常地區,自家兄弟蘇錫常的註意力並不在南京。
本文摘自《大困局》
中國城市危與機:大困局
國家“十二五”戰略已經開局,新一輪的城市競争如箭在弦。競争世紀,誰已被遺忘?區域經濟時代,誰在快速崛起?中國的城市競争已經空前白熱化,城市之間為搶奪各種資源而展開的競争可謂波瀾壯闊,令人眼花缭亂。作者收集了中國内地城市在發展定位、發展戰略的制定以及城市發展與競争過程中失誤運作的大量經典案例,也對中國城市圈的形成與區域經濟的融合亂象進行了分析研究。該書豐富的案例,既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在發展競争過程中最受人關註也是最為典型的標本,也是目前最具參考性的中國城市競争MBA案例庫。該書宏觀與微觀相結合,觀點尖銳、批判性強,對種種城市亂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強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