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12月在《創富志》發表關於商業模式的第一篇專欄文章《商業模式這樣構建》,初步提出商業模式概念體系算起,今年已經是第六個年頭。這五年多來,我們發現的商業模式奧秘越來越多,這個瑰麗的商業生態邏輯之缜密、物種之多樣、生機之勃勃,讓我們每天的發現都充滿驚喜,每天的研究都令人瘋狂。五年多足以做一個階段性總結,本書便是一個階段性的總結。
我們從描述性的框架“魏朱六要素商業模式”模型起步,去描繪、闡述企業缤紛多彩的交易結構,用解構的眼光去發現企業運營的微觀結構,出版了《發現商業模式》一書。我們進一步理解到企業的商業模式是一直在動態變化的,從IBM的百年變革、歷久彌新、鶴發童顔中體悟到了長生不老的秘訣──不斷重構,從而成就了我們的第二本著作《重構商業模式》。
然而,正如哲學家芝諾所言:“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對我們來說,接觸到的企業越多,描述的商業模式案例就越多,我們用商業模式理論體系跟廣大商業生態接觸的圓週就越大。因此,我們提出並解答了更多有趣的問題:為什麼在國外叱咤風雲的百思買在中國一籌莫展,無法突破(國)美、蘇(甯)争霸的格局?為什麼剛剛起步的Twitter、Facebook在短短幾年間就打破了Google、Yahoo曾經的互聯網神話?為什麼同樣是餐飲,會同時存在自助餐這種收取一次性進場費和豪華酒樓這種點餐消費、按消費量收費的贏利模式?為什麼有的企業會選擇銀行借款,有的會選擇風險投資,還有的通過信托基金?在商業模式六要素之間,是否存在内洽的邏輯關系?其背後,是否又存在共同的邏輯結構?
在與這些問題對話的同時,我們發掘到更多深刻的商業模式奧妙。我們驚喜地發現,六要素之間的確存在内洽的邏輯結構,且每一個要素都跟交易價值、交易成本和交易風險有關,各個要素組成整體,又揭示了整個交易結構(包括焦點企業及其利益相關者)的交易價值、交易成本和交易風險。換言之,商業模式體系是一個全息的交易結構。每一個要素都揭示著整體,影響著整體,包含著整體的全部信息,而整體又指導和牽引著每一個要素。而這將是我們這部著作的主題。
本文摘自《商業模式的經濟解釋》
許多精彩的商業模式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呢?答案往往歸結為企業家的獨特經驗和靈感,這使得商業模式的設計變得非常神秘。那麼,商業模式的設計有沒有規律或方法呢?本書提出了一套商業模式設計的工具,從定義、功能、要素内在自洽邏輯、設計等環節進行拓展,使商業模式的設計有了衡量的標準,也使商業模式的内在邏輯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