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時刻,一股美國鋼鐵股票的真實價值完全地、確定地、無情地由其供求決定——該供求精確地反映了紐約股票交易所的交易狀況。 這是從即時角度來闡的,或者說隨機股價的角度,或者現實的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價值又是通過無時不在的價格運動來反映的,此此時的價格,就是此時的價值。或者是某個經濟週期内:大週期拐點的價值體現、中週期拐點的價值體現、小週期拐點的價值體現。請註意,無論是價值還是隨機,都表現在量化的價格上,而股票的價格是靠供求關系決定演變發展的。
市場對過去甚至是現在是不感興趣的!它總是在展望未來,試圖貼現未來的發展,權衡、平衡全部成千上萬投資者的估計和猜測。 歷史的發展總是有前後順序的,市場的演變也是這樣。趨勢的發生、發展、壯大、和衰竭至反轉,這是一個變化週期。能夠利用和順從、創造這個大趨勢週期的人,一定是這個個體股票的主宰者,一定是這個市場發展的影響指數的指標股群體為主。這是博弈的需要,占先機者便以掌握了主動,為開戰卻已經有了50%的勝機。而衆多的投資者,他們感興趣的不是股票現在多少錢,而是將來可以到多少錢,這種想法是正確的,錯誤的是有人先於大衆提前一步反過來利用大衆的這種展望,或者說趨勢將引領市場和市場參與者趨向後期演變。作為個體,會根據自身的實力在趨勢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和擁有自己的位置。這個角度是公平與自由的。是市場天然魅力的所在。
價格按照趨勢運動,而趨勢趨向於持續不斷,知道發生心的事情是供求關系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往往從市場自身的運動中就可以發現。 如果說上述所說的是作者的一種剖析加感悟成分的話,這段文字就直接體現了市場價格的規律和必須現象。沒有這個“必須”的條件存在,就缺乏穩定性和規則性,也缺乏制約性和發展性。這是市場自身決定的,而不是某個人、包括國家政策等可以決定的。價格按照趨勢運動,價格創造和帶動了趨勢發展,因此趨勢將連續不斷的演變,直到趨勢本身發展週期的技術,趨勢力量的衰竭,擁作者的話說,就是供求關系發生了改變,導致了趨勢的改變。這是股票市場趨勢變化的根本原因。而這種發生和改變都會在市場趨勢運動過程中一一體現,是投資者可以發現和利用的。比如本書中強調的各種價格形態的出現。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神秘的殿堂。。。
編者按: 艾略特波浪理論:觀點與評價
本週我們很高興參加了紐約市場分析師協會(MTANY)12月度會議。
老讀者該記得MTANY在1978年授予約翰 . 邁吉“年度人物講”。演講者是羅伯特 . 普瑞其特——《艾略特波浪理論家》一書的出版商,意味诠釋 R . N .艾略特(R .N .Ellistt)所做的股票市場工作以此為基礎做預測的投資咨詢師。
SAS用戶主要感興趣的是普瑞斯特對技術分析的評價本身。必須記住,艾略特波浪理論只是股價運動的一個“歸類目錄”——所謂的一級套一級直到觀察到重大的、基本的和持久的形態:簡言之,它是純粹的技術分析。下面是普瑞斯特對其基礎分析的界定和觀察:
1 . ”首先,我們定義‘技術數據’和‘基礎數據’......技術數據是所研究市場的運動所產生的數據。”
2 . “基礎分析主要的問題是它的指標與市場無關。分析人員假設外部事件和市場運動之間有因果關系——一個幾乎肯定錯誤的概念。然而,同樣重要卻較少被認識到的一個問題是基礎分析在對市場下結論之前幾乎總是要對基礎數據本身進行預測。接著,分析人員還得對那些預測得事件給市場造成的影響下結論!而技術分析人員只需做一步,這就是他們具有了優勢。他們主要的有利條件是他們不必預測他們的指標。”
3 . “更為糟糕的是,即使是基礎分析人員所作的第二步也很可能是靠不住的......基礎分析最常見的運用是估計公司在當年和下一年的盈利,並在此基礎上推薦股票......正如《巴羅商業財經週刊》在6月4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樣,這個基礎本身的記錄就非常糟糕。這篇文章顯示對道_瓊斯工業指數的30只成分股盈利的預測平均來說誤差為18%(對已過去年度)和54%(對下一年度)。然而最脆弱的聯系是認為正確的盈利估計是股市成功者的基礎這一假設。《巴羅商業財經週刊》同一篇文章中的一張表顯示,購買道_瓊斯工業指數中盈利預測最準確的10只成分股將會產生10年累計40.5%的受益,而購買道_瓊斯工業指數中盈利預測最糟糕的10只成分股將會產生10年累計142%的受益。”
我們完全欣賞普瑞斯特對技術分析方法所作的有別於我們的精煉說明。而他對基礎分析的觀察,我們是完全同意的。
~~~~~~~~~~~~~~~~~~~~~~~~~~~~~~~~~~~~~~~
這是編者增加的對基礎分析的一些選編。
我很喜歡這種對話,或者是一些著名人物的感悟心得。往往很多難以貫通理解的地方,被他們用這種方式一帶,豁然明朗。
艾略特波浪理論只是對股價運動的一個“歸類目錄”——所謂的一級套一級直到觀察到重大的、基本和持久的形態 曾經一位老師跟我說過這樣的話“波浪理論的精髓就是一浪比一浪高漲,一浪比一浪低跌”。作為當時的我聽了以後並不在意,因為象這種“語言方式的表達”實在是太“簡單”了。象本書中提到的“一級套一級”,是不是有共性的地方呢?這是從“用”的角度來解釋的。只是因為這種跨越了很多過程結構後的話語,不是一般人可以明白的。
不管是技術分析和基礎分析,需要同樣研究者所要做的一個工作便是“對研究對象後期的推測或者預測以作出選擇實施行為”。這是“用”,而不是在讨論什麼學術問題,即使是答案有三個漲、跌、平,可投資者也只能對行為實施某一個。所以,對市場本身運動的觀察和分析統計,是得到第一手資料的前提,這個資料比什麼其它的都要更加的符合市場本身的價格變化。然後根據這個再去實施具體的買賣行為。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的是,技術分析和基礎分析本身而言並沒有什麼對與錯,萬物的道理是相同的,只要能夠精深下去,會自然的找到一些“本質”存在。但是作為一般的投資者,所缺乏的並不光是對技術和基礎分析的深入,更要命的是缺乏正確使用這兩者的方法。
股票市場是人創造的,股價的波動必然被有能力的人所引導。所以不管任何的分析類型,終究到股市上,還是要回歸於股票市場中參與的“重要力量”一方的重點。這個是對技術分析和基礎分析的“學”與“用”的轉化。離開了這個轉化和過渡,技術分析和基礎分析都會陷入誤區,進入純學術上的探讨。
3/15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