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對“道氏理論家並不考慮(市場背後)的原因。”感到質疑!如果說這些道氏理論家只是處於對市場指數和漲跌現象的技術性剖析的話,即對指數或者價格自身形成的趨勢發展、後面對應的變化需要的確認現象,為依據判斷的話,還有情可原,前提是純粹的個體,並且在此指導下的交易行為的對應。
道氏理論對市場劃分的“牛市——建倉期、趨勢上漲期、出貨期”。本身就是已經人性化的市場研判,和針對市場外在環境的作用與定位。這才是比較全面的給予客觀評價。
不過有一點除外,那就是利用趨勢本身產生的結構來消化趨勢本身演變的結構。
當陷入一種純“理論”或者純“技術”本身時,而忘記了存在的真正研判的對象時,則問題便會產生永無休止的現象。比如“相互驗證的失敗”呢。
讓市場自己說話,而不要讓自己站出來。
1. 有實力,你可以改變,所以實力可以改變對等的能量現象;
2. 有能力認知沒實力做到,那就更要以市場為準則。
對待機會,就是這樣,個股的機會。
2月末的底部現在成了下跌的臨界點,如果兩指數都跌倒那時創下的中期底部的收盤價之下,則在鐵路指數超過68.23點達到新高之前(這一情況下,工業指數的牛市信號將被忽略),一輪熊市的信號就此出現。但是,盡管煤礦工人正在罷工,而且鐵路工人罷工也迫在眉睫,市場卻於5月中旬再度賺錢,出現了一輪令人吃驚的反彈,把工業指數送上了1946年5月29日的212.50點——以近6個點的優勢成為本次牛市的新高點。鐵路指數5月僅差0.17點就與2月的最高收盤價持平,小幅回落後又再度上升,最終於6月13日突破前高以68.31點報收,從而確認了工業指數做出的目前主要趨勢仍未上升的宣告。2月的低點(186.02點和60.53點)現已失去了道氏理論中的標記作用,但由於它涉及道氏理論學者在此之後争論數月不休的問題,所以請記住這些數字。
圖9(第八版34頁)與前圖部分重疊,展示了1946年5月4日直至1946年10月19日的市場行為。也許您已經註意到了,5月後期和6月早期的成交量並未高於1月後期和2月早期頂部和2月後期底部的成交量;市場缺乏生氣,盡管這不是明顯的信號,但仍是不祥之兆。6月13日,在鐵路指數確認後,價格開始迅速下跌。7月早期工業指數持續反彈了兩週,但鐵路指數持續下跌;7月15日,工業指數再度破位,兩指數持續下滑直至7月23日分別站到195.22點和60.41點位上。
市場行為接下來的發展證明,這輪中等動蕩已經結束——基於第12條規則,除非有別的證明,否則這一中等趨勢只能被認為是牛市中的一個次級回調。市場再度向上運動。漲勢緩慢然而步伐穩健,但成交量卻一直在百萬股以下。三週後,工業指數到了204.52點(8月13日),收複了6~7月跌幅的一半多一點;同時鐵路指數到了63.12點(8月14日),收複了6~7月跌幅的1/3多一點。因此,這一輪上漲符合對中等趨勢的最小要求。如果價格持續上漲最終沖破5~6月的頂部,這一輪主要牛市趨勢就將再次得到確認。但如果此時行情轉跌並跌破7月23日的收盤價位,這就標志這本輪基本趨勢的反轉。
~~~~~~~~~~~~~~~~~~~~~~~~~~~~~~~~~~~~~~~~~~~~~~~
將一個整體,給予數字般的剖析和劃分,並加以定義的量化。看起來似乎特別的清晰和效果,實際上這種方式是一錯皆錯,一對皆對的局面。
對於趨勢的理解,包括我們國内提到的:無量上漲的一段走勢,和波浪理論中提到的第五浪走勢。會出現成交量不能持續有效的繼續放大,即超過前一波成交量的局部大量或者總和的巨量。除去出貨區域統計。
而對於“消息”導致的暴跌,反而引來一波回調,並借此創出新高的走勢。這樣的性質,在我們的股市裡是家常便飯了。國外的如此,國内的如此;過去的如此,現在的還如此。
我喜歡這本書,不光是因為它的理論基礎值得借鑒,更重要的它記錄了原始市場的發生和編者應用該理論的思維態度。這些甚至比“道氏理論”本身更重要,我是這麼認為的。
趨勢是一個整體。道氏理論有著對市場階段劃分的重要剖析,就此我是非常之贊同。不過也是因為這樣,驗證道氏理論的市場走勢,必然要耗費時間和空間,浪費一定的機會。這個要註意。
同樣,凡事有利則有弊。雖然整體的確認需要時間和空間,雖然可能錯過一段行情。可是,在這段“過渡期”或者“模糊期”所造成的市場波動特徵,即給予市場個股機會的背景,也同樣大大的增加。
反過頭來說,通過有效的個股跟蹤和群體反應,可以定位與指數趨勢的未來發展和本“過渡”形態的真假。
我們在分析和利用事物時,要註意自己的位置。即這個事物對我們個體來說,是一個配角呢還是一個主角。如果是配角,那毫無疑問的應該看主角的臉色,這樣才能唱好一台戲;如果是主角,呵呵,那就有的玩了。。。
問:第59樓
如果有朋友從開始看到現在,可以發現我已經多次反複的說明和解釋了“這種轉化”現象。非常之重要。如果想步入股市真正的大門,如果想去發現那個真理,就一定要轉化這種思維模式。切記!
“這種轉化”是指什麼?是指”轉化這種思維模式”嗎?
答:這種轉化,就是角色的轉化,對應到思維上,就需要一種“對立”的思維模式給以剖析。
市場是綜合的。即主力+一般 投資者=市場。所以這種對立的思維或者立場,或者交易模式投資策略,綜合起來才是整體。
學習了方向,一正一反。才是股之道。
問:運動才是絕對的。
可是我們看到的卻是靜止的。
這運動和靜止之間差了什麼呢?
我認為是時間。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
看起來相象的東西,表達的未必是同一種東西。
為什麼同一個消息,有時是利好,有時卻成了利空呢?
神與形是一對應無數的關系。
撥開外表看實質,就得練就一雙火眼睛睛。
這需要需要經驗。也就是妖修煉成魔時說的。
答:事物在變化中,“絕對”的是單向,“相對”的是雙向。
雙向合一後又是單項。。。
如此循環,反複不止。
答案不在這裡,在人的心靈裡。
心-神,神正則行自正。
道清則物自明。
此之極,非彼之端。
紅陽引發沖動,成交反而忽視;
一旦被套,引發沖動的紅陽卻不在成為“原因”,忽視的成交反而成為“借口”。
反之極端者,買陰線乎???
非陽,非陰!
陽之初為買,陽之極則賣;
陰之初亦賣,陰至極則買。
6/7 首頁 上一頁 4 5 6 7 下一頁 尾頁